沈醉徐远举得知道:韩冰江万朝被关的消息都能漏出去,谁才是真的幕后黑手?

无论是电影《风筝》的公开放映版本,还是提交审查的版本,乃至原著小说,都描绘了郑耀先内心的疑虑:江万朝与韩冰相继被隔离审查,重庆公安局的秘密情报为何仍不断外泄?究竟谁才是藏匿得更深的幕后黑手?

沈醉徐远举得知道:韩冰江万朝被关的消息都能漏出去,谁才是真的幕后黑手?

原著小说中,郑耀先与韩冰在特殊时期遭受酷刑,两人在不同的地点,却在同一时刻‘意识到'了彼此的真实身份。然而,两人并未因此而揭穿对方,韩冰在目睹重伤的郑耀先时,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情感波动:“担架经过韩冰身旁,一阵令人肝肠寸断的哀嚎声响起……‘老周!'韩冰嘶吼着,挣脱束缚,不顾一切地奔向郑耀先。他紧握着郑耀先冰冷的手,轻柔地抚摸着,缓缓贴近自己的脸颊……‘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陪在你身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韩冰轻轻擦拭着郑耀先脸上的血迹,温柔地说,‘除非你自己放弃……'”

这里使用了‘意识到'一词,是因为韩冰确实通过审讯得知了周志乾即是郑耀先,而郑耀先认定韩冰为影子,或许并非真正的发现,而是一场误会。

类似《风筝》的多部作,其灵感来源于真实的历史文献。阅读相关的回忆录,我们不难发现,戴笠绝不会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付给女性特工,更不会让位高权重、易于获取机密的江万朝暴露,转而保护因被捕而陷入困境的韩冰。

在军统(即后来的保密局)内部,大多数女性特工主要承担电报收发与密码破解的任务,尽管她们在这些领域表现出色,但在执行任务和长期潜伏方面存在天然的局限性。沈醉在其著作中提到,军统各营确实培养了一些女性特工,但她们多数从事常规工作,仅有少数成为了高级特工的‘工作伴侣'。

沈醉本人虽未被派遣至敌占区进行潜伏,但他的‘伴侣'同样出自军统临澧特训班。戴笠并未按照严格的‘家规'处理此事,而是默许了沈醉的行为。沈醉深知,之所以禁止教官与学员之间发展情感关系,是因为戴笠计划派遣这些女性前往沦陷区,协助男性特工完成任务。若已婚或有恋人,谁还会愿意接受这样的任务呢?

沈醉徐远举得知道:韩冰江万朝被关的消息都能漏出去,谁才是真的幕后黑手?

沈醉被捕后,他的‘伴侣'改嫁他人,令他悲痛万分。在《爱妻别抱,五内俱焚》一文中,沈醉不仅表达了对前妻改嫁的理解,同时也透露了两条重要信息:其一,蒋介石误以为他已经遇害,因此将其名字列入了‘忠烈祠';其二,毛人凤和沈醉的哥哥沈呤接手了沈醉的四个孩子的抚养工作。

这两点信息表明,即便沈醉被列为‘烈士',他的家庭也能得到相应的抚恤金,加之沈吟在军统时期的丰厚收入,足以保证沈醉的家人不会陷入生活困境。沈吟与余乐醒皆善于经商,甚至因获利过多而遭到戴笠的调查。沈醉回忆道,他们利用法币贬值的机会,通过购买低价商品再高价出售的方式赚取差价。

沈吟与毛人凤的联手行动,使得沈醉的前妻改嫁并‘交出'孩子们并非出于经济压力。由此可以看出,戴笠绝不会将关键任务委托给女性特工,原因在于女性情感较为细腻,容易影响任务的执行。即使是在确认郑耀先身份的情况下,韩冰面对郑耀先受伤时的反应也证实了这一点。

沈醉的回忆录进一步证实,戴笠与毛人凤都不会选择女性作为核心潜伏人员。因此,韩冰作为影子的可能性几乎可以排除。关于潜伏在重庆公安局的真实敌特,或许我们可以在徐远举的《自供状》中寻得线索。

徐远举曾是保密局西南特区的少将区长,同时担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第二处少将处长。1949年11月27日,他下令并指挥特务实施了渣滓洞大屠杀,导致两百多名革命人士遇难。徐远举在供词中详细描述了屠杀过程,包括使用美国卡宾枪和汤姆森机枪进行扫射,以及事后纵火销毁证据。

尽管渣滓洞的屠杀几乎无人生还,但《红岩秘档》记录显示,有包括《红岩》作者罗广斌在内的16人奇迹般地逃过一劫。这些幸存者在获救前,见证了另一名叛徒白佑生的释放。这引发了新的思考:在《风筝》中,韩冰的上司声称自己从渣滓洞死里逃生,但如何在大火中幸存下来,他并未给出合理解释。考虑到当时重庆地下党的高层几乎全数被捕,其中不乏迅速叛变者,这无疑为识别真正的‘影子'增加了难度。

正如沈醉所言,一旦揭开真相的面纱,许多秘密便昭然若揭。敏锐的观众或许已经察觉到,郑耀先未曾发现的关键问题,以及比韩冰更为隐蔽的‘影子'。然而,随着这名潜在的‘影子'在特殊时期自杀身亡,真相似乎也随之埋葬。但‘影子'是否真的随之消逝?若他们仍潜藏于暗处,将以何种身份继续活动,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至今仍悬而未决,留给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