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影视营销,一目了然没新意

近期,犀牛君在社交媒体的版图上发现,《》如同一股强劲的风潮,席卷了小红书的每个角落。尽管个人感受或许有偏差,但数据却清晰地展示了这一现象:依据小红书官方账号“娱乐薯”的统计,该剧自播出以来,相关搜索量已突破900万大关,笔记分享量更是跃升至14万篇以上,累积观看曝光次数直逼40亿。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庆余年2》在平台上的主话题阅读量已高达15.8亿,足见其“剧王”称号在小红书上同样响亮。

小红书影视营销,一目了然没新意

紧随其后,《我的阿勒泰》与《新生》这两部力作,也在小红书上收获了不俗的成绩,两者的话题阅读量分别达到了4.9亿和6.3亿次。这三部剧的热烈讨论,不仅推动了小红书娱乐文娱板块的活跃,更在千瓜数据中显现出了惊人的增长趋势——30天内,该领域的笔记总数猛增805.08%,达到1250.15万篇,点赞、阅读、互动等各项指标全线上扬。

自2023年起,小红书影视内容的增长步伐明显加快,仅1-7月,相关种草笔记就超过70万篇,同比增长130.81%,互动总量突破2.4亿,预示着影视内容正逐步成为平台新的流量支柱。这一转变背后,既有用户自发讨论的推波助澜,也离不开众多影视作品官方的积极入驻与宣传,小红书似乎正逐渐演化为影视营销的新蓝海。

小红书影视营销,一目了然没新意

小红书的影视营销为何能独树一帜?关键在于其独特的策略和平台特性。首先,它强调KOC(关键意见消费者)引导下的UGC(用户原创内容)丰富度,通过官方话题挑战、互动活动等形式激发用户的创作热情,如《我的阿勒泰》的互动专区就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从AI打卡照到剧评分享,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其次,小红书的“活人感”更为强烈,主创人员的入驻让粉丝感到亲近,从而促进更深层次的互动与内容二次创作。再者,小红书擅长线上到线下的转化,通过互动装置展等活动,为影视作品提供了从虚拟到现实的触点,拓宽了价值空间。

然而,小红书的影视营销之路并非一片坦途。其“人群反漏斗模型”虽然在某些领域成效显著,但在影视内容营销中却显得水土不服。影视营销通常依赖于广泛覆盖和高频曝光来吸引潜在受众,而小红书的精准种草逻辑则更适合那些已有核心受众或品质卓越的影视作品。因此,对于许多主流院线电影而言,小红书虽能作为辅助出圈的利器,却难以替代微博、抖音等平台在大规模传播上的主导地位。

总体来看,小红书在影视营销领域展现出独特魅力与潜力,但也面临着定位与机制的局限。如何在保持平台特色的同时,拓展更广泛的市场,或许是小红书未来在影视营销赛道上亟待解答的关键问题。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小红书的角色定位与战略调整,无疑将深刻影响其在影视行业的影响力与发展轨迹。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